很多年前,我们就常会在各种场合听到“VUCA”这个词。从最早的军事术语,到如今成为一种描述时代常态的流行词汇,在面对各种无常和突发事件时,我们再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确实在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。

VUCA,即volatility(易变性),uncertainty(不确定性),complexity(复杂性)和ambiguity(模糊性),分别对应的是职场上的易变(如突发事件、“黑天鹅”),不确定(明天也许会升职,也许就被优化了),复杂(需要学习的知识、技能、能力变得更加复杂)和模糊(上升通道狭窄)。

那么,我们该如何应对不确定呢?

randstad image
randstad image

成为T型,乃至π型人才

正如查理·芒格所说:“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,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地方。”

当我们无法改变时代和环境时,改变自己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
T型人才,指的是一专多能,即拥有一项专业技能的同时,还能够做到知识广博;而π型人才则意味着两专多能,即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,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。  

“T”和“π”的一竖代表着专业的深度,意味着我们要深挖专业的护城河,这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及持续学习来实现;“π”的另外一竖既可以代表另一项专业,也可以代表是否具备数据思维,即在大数据思维指导下,如何将现有工作与数据、科技结合。

以HR的工作为例,传统HR的工作中包含大量事务性工作,如数据录入、薪资计算、各种证明的填写与通过,但进入大数据时代后,上述工作都可以通过机器或系统来解决,但如何利用机器获得的数据,仍然需要人类的智慧大脑,这时,拥有数据分析能力、且本身专业技能夯实的HR就会脱颖而出。

提升短板,让它不要致命

俞敏洪说过:“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,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,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。”

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,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。有些小微企业因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弱,在这次疫情的摧残中,不幸倒闭。

在人才发展方面有两种理论,一种是“长板理论”,意为我们要不断加强长板,发挥长板优势;另一种是它的逆定律,即“短板理论”,意为我们要关注最短的那块板,因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,是由这块最短板决定的。

长期以来,这两个理论的支持者互相争论,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“长板理论”占据了更大的优势。然而,疫情的发生让我们看到,短板的限制因素仍然存在,顺风局,长板带来巨大收益;逆风局,短板直接决定生死。

对于职场人也是如此,发展长板的时候仍然要提升短板,至少让它不要致命。

举个例子,脱口秀演员池子的长板是幽默,有观众缘;短板是性格偏激。当公司发展顺风顺水,老板一路肯定、扶持、偏爱的时候,池子的性格问题就被掩盖了;可当出现一些利益冲突时,池子的性格会让他选择激化矛盾,最终导致两败俱伤。

学会决断,提高对世界的认知

对身处迷雾中的我们来说,何处是出口,没人能够百分百地确定。就如同现在,没有人能准确判断,新冠病毒何时真正消亡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要做的就是权衡多方因素,尽可能选择成功概率更大、或者更符合心意的抉择。例如,现在你想要换工作,并同时收到了2个offer,A工作薪资更高,但工作内容有些枯燥;B工作薪资水平一般,但工作内容十分有趣,你该选择哪个?

答案是:找到你最在乎的因素,快速抉择,并且不要后悔。因为如果你反复纠结,错过了企业为你保留offer的时间,那么很可能最后反而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学会决断的前提是,我们对世界有所认知。当我们对人性、商业、职场、规则等的认知水平越高,我们所做的决断也会更加准确,更接近成功。

因此,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知。例如,持续学习,用知识来拓宽认知的边界;分析数据,找到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;结交人脉,从他人经验中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可能要素,并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,对人性有更加深刻的感知。

渴望确定性是一种本能,拥抱不确定性是一种本事。如果我们不能够改变时代,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!